滿唐紅

聖誕稻草人

歷史軍事

  我看到唐高祖李淵在太極宮內猶抱琵琶半遮面……   我看到萬王之王李世民在兩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二天子

滿唐紅 by 聖誕稻草人

2024-2-24 19:09

  長安縣的縣令王續在李元吉面前則有些不自然,在明確的表明了自己是太子的人以後,才不情不願的告訴李元吉。
  長安縣裏也沒有‘余糧’了,還有不少光棍等著朝廷發媳婦呢,根本沒有富裕的官配給沙彌。
  對於大唐的官配制度,李元吉還是很欣賞的。
  年齡到了以後,官府就會派人上門催婚,壹催二催三催之後,妳還是不成婚,又或者窮的成不起婚,那就給妳官配。
  至於官配的妳看不上,那就另配。
  另配還看不上,那就給妳整點能讓妳脫壹層皮的苦差事,先讓妳脫壹層皮,然後再配。
  還看不上,那妳就犯法了。
  犯法就會被定罪,等待著妳的不是服苦役,就是去戍邊。
  反正妳不願意為大唐的丁口增磚添瓦,那就以勞動或者戍邊的方式為大唐發光發熱。
  妳要是跟官府說‘強扭的瓜不甜’、‘沒有愛情’之類的話,官府負責官配的小吏會啐妳壹臉。
  我們不要妳的瓜甜,也不要妳有什麽勞什子的愛情,我們就要妳盡快生孩子。
  生兩個勉強合格,生三個妳就是功臣。
  “宮裏每壹歲都有不少的婢子放良,雖然年紀大了壹些,但伺候人是壹把好手。今歲放良的日子已經過了。
  不過我可以上書給父親,讓父親再放良壹次。
  到時候可以將她們進行官配。”
  李元吉在了解了長安縣的情況以後,有些無語的說。
  王續感動的無以復加,恨不得跪在地上給李元吉磕兩個。
  治下成功的官配壹對,生下了孩子,添丁進口了,那就是政績。
  李元吉不計較他以前在洛陽城門口說過的話,還給他送政績,他怎麽能不感動。
  以前,他覺得他是太子的人,有太子撐腰,對誰都能評價兩句。
  自從李元吉打死了王君廓以後,他就知道了有些人是他不能評價的。
  所以現在謹慎了許多,乖巧了許多。
  “妳也不用急著感動,我做這些也不是為了妳。妳之前在洛陽城門口說過什麽,我還記著呢。今天碰見了,就打妳壹頓好了。”
  李元吉盯著王續道。
  王續臉上的神情僵硬了起來。
  李元吉沒有在意王續的臉色,吩咐人將王續按倒在地上打了壹頓板子。
  “我已經教訓過妳了,妳我之間的恩怨也就算是了了。”
  “多……多謝殿下。”
  王續千恩萬謝。
  “殿下,要不您再打臣壹頓?”
  萬年縣縣令在王續挨過打以後,主動湊上前討打。
  李元吉壹下子就驚了,還有這種賤人?
  不等李元吉開口,就見萬年縣縣令猥瑣的笑道:“只要殿下能將宮裏放良的婢子,安置壹部分到臣的轄下。
  臣不介意再被殿下打壹頓。”
  李元吉又不可能因為這種事情殺人,挨壹頓打,換壹個大政績,長安縣縣令覺得自己不虧。
  畢竟,長安、萬年兩縣的縣令的位置比較尷尬。
  在大唐的壹眾縣令中,他們毫無疑問的是最頂尖的兩個。
  在大唐的壹眾縣令中,他們也是受欺負最多的兩個。
  長安城裏是個人,都能站在他們面前嚎兩嗓子。
  因為人家背後的人,官都有可能比他們大。
  所以他們急需政績升遷。
  他們起步高,升遷以後得到的位置自然更高。
  “那就打壹頓吧。”
  李元吉被萬年縣縣令的賤氣給賤到了,所以吩咐人象征意義的打了萬年縣縣令幾下。
  萬年縣縣令挨完了打,急匆匆就湊到李元吉邊上,賤嗖嗖的道:“殿下,臣什麽時候去宮門口領人?”
  李元吉又想將他打壹頓了。
  這麽賤的人,他還是第壹次見。
  不過李元吉並沒有付諸於行動,因為李元吉覺得這廝是個人才。
  在大唐,身居官位,能舍下臉面的人不多。
  因為大唐的官員們都講風骨。
  能為了撈政績,各種犯賤的人,就更少了。
  這廝雖然在史書上沒有留下什麽名字,也沒有聞達於諸侯,但絕對是個能臣。
  朝廷交代給這廝的‘試卷’,這廝即便是不會,也會想辦法給妳做對。
  比起那些屍位素餐交‘白卷’的人,這廝即便是再賤,也不丟人。
  “明日就去。”
  李元吉瞪了萬年縣縣令壹眼,沒好氣的說。
  萬年縣縣令喜不自勝的道:“那臣這就回去準備。”
  說完躬身壹禮,真的跑回去準備去了。
  王續心裏瘋狂的嘲諷了萬年縣縣令壹番,也躬身壹禮,跑回去準備了。
  楊妙言在王續和萬年縣縣令離開了以後,才湊到了李元吉身邊,笑問道:“阿郎召萬年和長安令到此,不是要他們解決那些沙彌的婚配問題嗎?
  怎麽變成了阿郎幫萬年和長安兩縣的人解決婚配問題了?”
  李元吉也不太理解,為什麽會有這種變化。
  略微思量了壹下後,道:“大概是我太心軟了吧。”
  萬年和長安兩縣的光棍們怎麽樣,李元吉是真不在意。
  畢竟,在這個全民皆兵的時代,有能力的人、敢闖敢拼的人,早就通過戰場,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壹切了,包括妻室。
  剩下的光棍,不是家裏的獨丁,就是以各種理由、借口、關系,逃避了朝廷征召的人。
  獨丁們沒辦法說,但逃避朝廷征召的人,成了光棍,怨不得旁人。
  朝廷給過他們很多機會,讓他們跟在李世民、李孝恭等人的大風口下混富貴,他們都不願意去,那窮也是該窮,光棍也是該光棍。
  妳不可能要求壹群拿命搏富貴的人,跟壹群什麽也不做的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那人家豁出命去,有什麽意義?
  李元吉在意的是掖庭宮裏的那些女人。
  她們像是戰利品壹樣被擄到了宮裏,好看的被挑走了,剩下的就只能在掖庭宮裏等死。
  時不時有人在漫長的等待中發了瘋,然後被掖庭宮的管事杖斃。
  從李元吉到大唐至今,掖庭宮內被杖斃的婢子已經超過了百數。
  李元吉覺得,他們父子也用不到她們幹什麽,將她們生生的養在宮裏逼瘋、再杖斃,純純的是在害人。
  所以有機會搭救她們壹把,給她們找壹個歸宿,李元吉不介意伸壹伸。
  楊妙言眨巴著眼,盯著李元吉,有點看不懂李元吉。
  李元吉有時候很冷酷,有時候又是壹副悲天憫人的樣子。
  李元吉沒有在意楊妙言的心思,在陪著楊妙言遊了壹番九龍潭山以後,就回到了住處,給李淵寫起了奏疏。
  奏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指責李淵將那麽些女人圈在宮裏,也用不到她們幹什麽,就是在拖慢大唐壯大的進程。
  為此還提供了壹些自己憑空想象的數據。
  什麽放良五千名宮裏的婢子,就能官配五千個光棍,來年很有可能就會有兩三千的丁口出來。
  兩三千丁口,對大唐而言,就意味著壯大了壹分。
  大唐會因此多兩三千的戰士,兩三千的稅收。
  誇張雖然是誇張了壹些,但都是大實話。
  大唐之所以沒有人上書向李淵提及此事,不是因為他們看不到,而是因為但凡是被納入宮中的女子,都是皇家的‘私有財產’。
  很諷刺,但確實是這麽回事。
  所以沒有人會上書讓李淵折損自己的‘私有財產’。
  但李元吉敢。
  畢竟,李淵的財產,也就是他自己家的財產。
  反正他家家大業大的,他敗壹敗家,李淵也頂多罵他兩句,又不會拿他怎麽樣。
  李元吉寫好了奏疏以後,就派人送了出去。
  奏疏還沒進宮,壹則流言先壹步飛入了宮中。
  有人在涇水和渭水交匯處的渡口坐船的時候,在岸邊撿到了壹塊被水沖到岸邊的龜甲。
  龜甲上刻著兩個太陽。
  天不可能有二日,所以有人就將其理解成了‘二天子’,最終經過了重重演化,就變成了‘二郎做天子’。
  然後長安城內外就沸騰了。
  因為對於壹些看好李世民的人而言,這就是天命所歸的征兆。
  對於壹些看好李建成的人而言,這就是天降警兆。
  對於壹些誰也不看好,只想站在中間摸魚的人而言,這就是要亂起來的征兆。
  大唐如今內部的敵人,就剩下輔公祐了。
  輔公祐剛剛造反的時候,雖然勢頭很猛,但抵達了夏口以後,就被黃州總管周法明給教做人了。
  周法明雖然沒有擊潰輔公祐大軍,但卻將輔公祐牢牢的擋在了夏口。
  壹個不怎麽起眼的周法明都能教輔公祐做人,那麽統領著千軍萬馬的李秀寧,就能將輔公祐按在地上反復蹂躪。
  所以大唐內部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可以放開手腳壹爭了。
  李淵得到謠言的第壹時間,立馬找到了太史局的人辨別謠言的真偽。
  如今還沒有欽天監這個機構,所以太史局統管著神神鬼鬼的東西。
  在太史局的人辨別謠言真偽的時候,李淵又下令,召李孝恭還朝。
  李元吉的奏請呈到李淵案頭的時候,李淵想都沒想就批了,同時在奏疏上重重的寫下了壹行大字。
  “好好養病,別多管閑事?”
  李元吉看完了李淵的回復以後,哭笑不得的將奏疏放到了壹邊。
  跪坐在李元吉近前,耳聽著飛瀑轟鳴的淩敬,感嘆著道:“聖人對殿下,可是恩寵有加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