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老三,妳醒了沒?” 清晨的壹聲呼喚讓壹夜未睡的李子榮意識到自己必須正視眼前這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90章 金錢鼠尾

司禮監 by 傲骨鐵心

2021-1-11 23:18

  路過壹家典當行時,良臣拿了兩個金飾進去換了不少銀錢和銅板。
  西李給他的首飾並非宮中銀作局打造,這省了良臣不少麻煩,要不然被人盤查起來,他還真難以解釋。
  畢竟,他和許顯純不同,人家雖然不入流,可怎麽也是皇親國戚,他算什麽?小爺的道友?
  官府能聽他這解釋?
  換了錢,囊中底氣足,加上牢籠中得脫,又沒人追著自己切鳥,良臣的心態變得很端正。
  於是,他又去了壹家成衣鋪,買了壹套讀書人穿的儒衫。
  白白凈凈的,看著就是牌子貨,比肅寧鄉下裁縫做的就是襯頭。
  在銅鏡前來回看了又看,良臣總覺得差了點什麽,又不知道少什麽。想了想,脫下腳上的布鞋,要夥計拿來對靴子換上。
  這壹換,很是滿意。
  從店裏出來時,當真是叫人眼前壹亮。
  只見壹大臉微黑少年,身著儒衫,腳穿皮靴,左手拎二斤豬頭肉,右手提兩壇燒酒,壹步三晃,引得路人側目不已。
  拉風,不是壹般的拉風。
  良臣覺得二叔要是看見自己現在的樣子,肯定會為他驕傲。
  他對自己的打扮真的十分滿意,走得累了,就靠墻歇會。
  來往女眷頗多,有可人的,良臣總會朝人家諂媚壹笑,眉宇間寫著壹句話——“美女,約麽?”
  自我感覺這東西,是個人都有,只是人貴有自知之明,擱良臣這,卻有點飄飄然。
  他現在是篤定了,他老魏家雖然十八代貧農,但打今兒起,就得脫貧奔小康,朝著康莊大道邁進了。
  為啥,因為他和當今小爺是道友!
  壹人得道,雞犬升天。
  沒瞅見,他都把二叔弄進東宮了麽!
  什麽是成就感?
  這就是!
  “……啊,我們意氣風發走進那新時代……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
  壹路哼著別人聽不懂的小曲,良臣沈浸在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之中,渾然不理會路人那驚異的目光。
  穿儒衫穿靴子,其實在別人眼裏,那是徹頭徹尾的不倫不類。
  衣服,不是這麽搭配的。
  良臣,壓根就是大明朝的“殺馬特”,只是他自己不知而矣。
  不過,依他那德性,就是知道,也不會有羞恥感,反而會認為自己引流時代潮流呢。
  今兒也不知什麽日子,遠遠的,良臣就瞧見前方圍著不少人,似是有什麽熱鬧可看。
  天子腳下有甚稀罕事可看的?
  天下的怪事,妳們有誰知道的能有我多?
  良臣傲然壹笑,鄙視的掃了眼壹幫興高采烈的吃瓜群眾,然後嘴裏嚷著讓讓,擠進了人群中。
  有便宜不占是傻子,有熱鬧不看是癡子。
  然而,良臣擠不到前面去,因為前面還有不少人堵著,其中幾個還長得特別人高馬大,打赤膊的也有兩個,壹看就是京城地面上的人物。
  其中壹個家夥被良臣擠得有些嫌煩,扭頭兇狠的瞪了他壹眼,臉上明晃晃的寫著四個大字——“找打是不!”
  這等地痞流氓,是良臣最痛恨的存在!
  古往今來,這等人物也是萬千小說作者筆下主角的墊腳石,八流龍套的存在。
  良臣絕對無法容忍自己在這種人面前退縮。
  只是考慮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良臣懶得跟他們壹般計較。
  真實原因卻是,他對自己的小拳頭有著清楚的認知。
  和諧社會,吵吵罵罵的成何體統。
  良臣識趣的從大漢兇狠的目光中,乖乖的擠到邊上的墻角,將酒壇和肉放好後,彎腰搬了幾塊磚頭疊上,然後踩了上去。
  因難再大,也要克服。
  熱鬧這東西,錯過這村可沒那店了。
  最好是原配抓小三,撕得壹塌糊塗,露出個幾點什麽的……
  熱鬧還沒看到呢,良臣就已經聯想了,壹手捂著鼻子,壹邊準備喃喃自語:“剌激……真剌激。”
  豈料,前面沒什麽剌激的存在,圍觀眾人看的是茶鋪裏幾個吃茶的人。
  是男人,沒有女人。
  幾個大男人喝茶有什麽好看的?
  良臣大為失望,對京師群眾看熱鬧的素質表示了大為不屑。
  白耽擱小爺這麽壹會功夫!
  良臣正要從磚頭上下來,視線卻突然定格在那茶鋪。
  準確的說,他的視線落在了壹個男人的頭上。
  兇光,重生這麽多天來,魏良臣的眼中第壹次出現傳說中的兇光。
  何為兇光?
  就是吃人的眼神。
  伴隨著兇光的是良臣急促的呼吸。
  他看到了,他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在這裏看到,被後世無恥之徒稱為“新朝雅政”的金錢鼠尾辮!
  茶鋪裏坐著的是壹幫十幾年後被呼為韃子的滿州人,現在,他們的稱呼是建奴,源於建州女真壹詞。
  建奴與眾不同的發式是這場熱鬧的根源。
  上百北京吃瓜群眾好奇的圍在茶鋪四周,對著吃茶的建奴指指點點,有知道點邊事的則是趁機在那賣弄自己的見識,以便獲得周圍人佩服的目光。
  茶鋪裏,十多個建奴卻是不為外界所動,他們埋頭吃著點心,壹個個好像從來不曾吃過飯的餓鬼壹樣,狼吞虎咽的。
  韃子怎的現在就出現在京城了?
  良臣的兇光壹點點褪去,腦子裏滿是困惑。
  眼下是萬歷三十七年,據他所知,那老奴還在白山黑水整合女真部落,因此,何以派人來京城呢?
  瞥見前面有個中年人正在和周圍的人說這些建奴的來歷,良臣便費力擠了過去,聽了幾句恍然大悟。
  原來老奴現在還是大明的臣子,按規矩每年他都要派人進京朝貢的。茶鋪裏這些建奴就是此次建州女真進京朝貢的團員。
  “瞅見了嗎?要不是李大帥,這些個蠻子怎的會這麽乖乖的向咱大明臣服?關外平靜這麽多年,李大帥功不可沒噢。”
  “是咧,李大帥可是咱大明的頂天柱,沒了他,蒙虜建奴不知要怎生鬧騰呢。”
  “……”
  良臣不動聲色的聽了幾句,李大帥自是說的是遼東邊帥李成梁了,算起來,這位李大帥今年怕也七老八十,活不了多久了。等李成梁壹死,老奴哈赤才敢公然造反。
  但願,李成梁能多活幾年,給大明多壹點時間吧。
  良臣眉頭皺了皺,給大明多壹點時間,何嘗不是給他魏小千歲多壹點時間。
  既然建奴尚未反叛,良臣自是不可能和這些朝貢的建奴發生沖突,他便想離開去二叔那裏。
  建奴的事固然重要,二叔的事也同樣重要。
  正要轉身,卻聽茶鋪裏有個建奴操著很熟悉的漢話叫了句:“阿敏,吃飽了沒?吃飽了我們就去找阿瑪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