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司禮監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老三,妳醒了沒?” 清晨的壹聲呼喚讓壹夜未睡的李子榮意識到自己必須正視眼前這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90章 吃他娘,穿他娘,魏公來了不納糧

司禮監 by 傲骨鐵心

2021-1-11 23:19

  林阿公,京師昌平人。
  萬歷壹十五年生人,二十八年入宮,因不識字,貌醜,始終為直殿監灑掃夥者。
  萬歷四十二年,直殿監選“南差”,無人願往,林阿公自願報名,得上司準遂往南差。
  初,林阿公只在提督海事衙門奔走,做些傳令小事,半年後獲任為皇帝親軍臺灣警備師團見習監軍,隨警備師團某大隊在淡水、基隆征剿土番。
  每戰,林阿公必身先士卒,然手無縛雞之力,故每戰都不得斬殺,甚至每為土著反迫,狼狽不堪,致使軍中同僚笑話之,稱其為沒鳥又沒膽之輩。
  林阿公也不自卑,笑稱:“我非男人,男人非我,有何可笑?只叫我阿公不怯戰,不畏戰,我便不比諸位低下。”
  此言後不知怎生傳入提督親軍太監魏公公耳中,魏公公甚為感慨,言道:“阿公者,我輩楷模也。”
  後魏公公親自下令林阿公進入淡水皇帝親軍高級軍政太監訓練班學習,不識壹字的林阿公深感此是改變他命運之機會,遂用心苦讀,半年掌握漢字千余,並以懸梁刺骨精神苦讀魏公之著作,終以甲班第壹名的成績畢業。
  畢業典禮時,林阿公更得魏公公親自頒授優秀學員獎章,並與其合影(軍部參謀速繪),魏公勉勵其成為新時代的嶽武穆,成為身殘誌堅的新典範,不忘初心,以壹顆赤誠之心參與帝國命運的大轉折。
  後,林阿公被分配至警備師團擔任某聯隊監軍太監壹職,在任上,林阿公同聯隊軍事主官壹起提出“鐵壁合圍”戰術,成功將臺南地區土著反動勢力鎮壓,為臺灣社會的良好發展提供了穩定基礎。
  萬歷四十五年,征日戰役爆發,林阿公部奉命抽調參與遠征日本大軍,其以監軍身份第壹個登陸日本國,先後參與了大阪夏之陣戰役、京都追擊戰、江戶秋之役、關西合戰等大小戰鬥三十余次,立功無數,本部聯隊斃敵五千余,不過在戰鬥之中,林阿公也受傷兩次。
  壹次腿部中銃,壹次肩部中彈,致使林阿公右臂無力,這也導致林阿公未能參與帝國本部的平叛戰事,此為他身平壹大憾事。
  年初,林阿公等壹批在皇軍之中的監軍太監忽的接到軍部調令,責令他們從軍中退役返回原單位。
  軍部給予他們的只是每人三百兩的遣散費,除此,別無任何補償。
  這在外人眼中自是羽翼豐滿的魏公公開始背信棄義,拋棄這些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學員們,但實際上在這些學員退役的時候,第壹軍司令長官曹文耀代表軍部,也代表魏公公給學員們念了壹封從遼東寄來的魏公公親筆書信。
  書信並無滔滔大論,只寥寥幾句,其中最重要的壹句就是:“回到妳們從前的崗位去,那裏會是妳們新的戰場!”
  在這些監軍太監登上海船回本土的時候,每人三千兩的匯銀也到了他們老家家人的賬上。
  根據魏公公的要求,退役的監軍太監們要做好長期潛伏的準備,直到大轉折的來臨。
  什麽是大轉折?
  直到親軍入關,林阿公才終於明白大轉折的意思。
  他老人家是多麽的高瞻遠矚,也是多麽的料事如神啊!
  果然,司禮監中那幫紅袍大珰們將他們這幹被皇軍“掃地出門”的監軍利用起來了。
  “機會不是自已去創造,也不是自已去把握的,而是別人給的。”
  如果不是魏公公,司禮監的那幫大珰會想起他們這幫人嗎?
  林阿公看得很清楚,他知道他能被宮中重用,完全是魏公公給他創造的機會。
  那麽,現在就是他報答魏公公的機會了。
  司禮監那幫只知權謀的老人根本無法適應這個浩蕩的時代,他們也根本無法帶領帝國走向更強盛的未來!
  林阿公知道自已壹個人的力量有限,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但他沒有因此退縮,因為他不是壹個人在戰鬥。
  監軍內臣的職責是監督京營,但卻沒有實際指揮權力,所以林阿公上任之後並沒有輕舉妄動。
  在提督勛臣英國公的部署下,神機營負責了北京四座城門,分別是安定門、德勝門、西值門、東值門。
  德勝門這裏便是林阿公的監軍所在,守軍是掌號頭官馬大壯部的四千余神機兵。
  接下來的幾日,城內城外都很平靜,但是誰都知道京營和親軍的沖突在所難免,因為朝廷不再向城外派出使者,而城外的親軍也開始不斷的在京師各城門制造磨擦,甚至有壹支親軍的騎兵公然直抵城門向城上的京營炫耀武力。
  朝中也不是沒有官員試圖阻止這場內訌之戰,但堅決不同意親軍入城的東宮態度艱硬,使得這些朝臣的努力變得無用功。
  洛陽傳來的消息也深深的刺激到了為國本鬥了三十年的朝臣們——河南巡撫可能是擔心福王成為又壹個燕王,所以派標營遊擊陳永福帶兵包圍了福王府。據說,此事是東宮授意。
  而福王在王府被包圍之後,不知出於什麽目的,竟然讓人說自已病了,天天躲在臥室之中不知做些什麽。河南巡撫和洛陽知府想壹探福王底細,卻都被阻止進入王府。
  這就讓河南方面越加擔心福王是在裝病,結合京中的情形,河南方面也是越加肯定福王有篡位之心。
  如此,便越發讓東宮憂慮,自然更不可能同意親軍入城了。
  城外親軍方面也斷絕了和朝廷的所有聯系,整日裏不是大搞訓練,就是在城外耀武揚威,完全沒將朝廷的威嚴放在眼中。
  更有甚者,京中開始出現各式童謠,這些童謠幾乎如出壹撤,不是攻擊東林黨,就是為魏太監和他麾下的帝軍歌功頌德。
  如:“吃他娘,穿他娘,帝軍來了不納糧!”
  又如:“東番三熟檳榔美,倭國行商有雞票!平奴分地千萬頃,高麗人參可勁飲!”
  還有:“海事特區舞生平,日進鬥金好享受。可恨東林大頭巾,隔絕中外據神京,不給百姓好日子。”
  再如:“大東懦弱又賴債,小東黨爭拒聖裁。天誅國賊在今日,尊皇討奸在今朝。”
  這些個童謠就好像壹夜之間冒出來,傳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讓人倍感無奈的同時也是倍感憤怒,東宮太子何時欠債了?
  內閣首輔方從哲私下問詢了東宮管事太監王安,殿下到底有無欠債,結果那王大伴吱吱唔唔的半天說不出話來。
  而就在與此同時,卻有上百人拿著各種欠條雲集宮門之外,叫嚷著太子殿下欠錢不還。
  其中,竟有邊鎮的將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