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4

  策馬飛馳,不到壹個時辰,李素領著十幾名部曲趕到了長安城太極宮前。
  宮門外聚集著壹群人,都是穿著朝服的文臣和武將,包括長孫無忌,褚遂良,還有長久以來閉門謝客的戰神李靖,以及程咬金,李績,牛進達等人,朝堂內有分量的大臣武將們幾乎全到齊了。
  走近了才發現眾人的臉色都很差,有的朝臣聚集在壹起,不停的擡袖拭淚,而長孫無忌李績等人也是眼眶發紅,臉頰隱見淚痕。
  廣場上的氣氛莫名沈重,壹股低氣壓充斥四周,天地仿佛都變得陰暗了。
  李素心中咯噔壹下,臉色有些發白,急忙上前與李績程咬金和長孫無忌等長輩們行禮。
  行禮過後,李素急忙問李績道:“舅父大人,陛下他……”
  李績看了他壹眼,道:“子正莫多問了,陛下是否也下旨召見妳了?快進宮去吧。”
  李素不敢多問,朝眾長輩告了罪,然後匆匆走到宮門前。
  宮門前早有宦官守著,見李素來了,宦官也不多話,側身壹讓,請李素入宮,宦官在前引路,李素壹言不發跟在後面。
  穿過太極殿,兩儀殿,直入甘露殿,李素昔日經常進宮,對太極宮的布局早已爛熟於心,只是今日心情卻格外焦急,好不容易來到甘露殿外。
  今日甘露殿外罕見地跪著許多人,為首者是太醫署的太醫令劉神威,孫老神仙的大弟子,余者皆是太醫,眾人神情悲戚,在殿外長廊下跪成壹排,各自垂頭抹淚,卻不敢發出哭聲。
  李素的心情更沈重了,他知道這些太醫跪在殿外代表著什麽,想到李世民即將離世,李素心中情緒翻湧,不知不覺紅了眼眶。
  宦官請李素稍等,他則進去稟奏,沒過多久,宦官走出來,神情恭敬地請李素入殿面君。
  李素在廊下脫了鞋,著足衣入殿,腳步有些急促。
  入殿後擡眼飛快壹掃,李素發現李世民赫然半躺在殿首矮桌後,氣色似乎有些紅潤,竟比前些日好了許多,臉上甚至帶著熟悉的爽朗笑容。
  李素不由心生疑惑,這氣色,怎麽看也不像是即將去世的人呀……
  目光稍移,李素看到李世民身後靜立著的常塗。
  常塗仍舊是老樣子,不陰不陽鬼魅壹般的身影,像影子壹樣立在李世民身後。只是今日的常塗神態與往常不太壹樣,蒼老的神情竟帶著壹抹微笑,眼眶卻紅了,臉上依稀有淚痕,看著身前李世民的背影,常塗的眼中露出壹種罕見的如同獻祭般的聖潔之色。
  李素邁著碎步進殿,離李世民五尺外站定,垂頭行禮。
  “臣,涇陽縣公,銀青光祿大夫,雲麾將軍,右散騎常侍,尚書右丞李素,拜見陛下。”
  這是李素第壹次將自己所有的官職,爵位和勛號頭銜說得如此詳細。
  還未擡頭,便聽李世民哈哈笑道:“毛頭小子,年紀輕輕的,不知不覺朕竟封了妳這麽多的頭銜,看來這些年朕待妳委實不錯,就沖這壹點,子正該向朕道聲謝吧?”
  李素忙道:“臣壹直感沐天恩,無時無地感念陛下恩德,皇恩浩蕩……”
  李世民大笑道:“好了好了,再說下去,朕都臉紅了,原以為妳成熟了許多,沒想到壹張嘴還是熟悉的混賬味道,子正啊,這輩子妳怕是穩重不了了。”
  “臣已穩重多了,最近在家好吃懶做,昨日照過鏡子,臣發現自己既穩又重……”
  李世民笑得喘不過氣來,連連揮手道:“行了,子正莫說了,朕已很開心,不必再說了,哈哈……”
  壹邊笑壹邊喘息,李素聽出李世民的氣息仍舊虛弱,甚至比上次見他時更虛弱了,待李世民平復下來後,擡袖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淚花兒,道:“朕知道子正是為了逗朕開心,讓朕高高興興的……子正的心意,朕領了,妳是個好孩子,見妳漸漸成為了大唐之棟梁砥柱,朕很欣慰。”
  李素垂頭道:“臣有今日,全靠陛下寬容的胸襟。”
  李世民嘆道:“妳說錯了,朕不是對任何人都寬容的,正因為妳有大本事,可以為國所用,朕才會壹次又壹次的寬容妳,妳若只是個平庸之輩,恐怕朕早已容不下妳了。”
  李素壹凜,他聽出這句話裏有別的意思,無奈自己的黑歷史太多,壹時竟不敢搭腔,生怕勾起李世民遙遠的回憶和怒火,下場堪憂。
  李世民看著他笑道:“子正為何不說話了?是心虛了麽?”
  李素飛快眨了眨眼,道:“臣非聖賢,當初年少輕狂不懂事,難免做過幾樁錯事,此時回想起來,臣羞愧無地,委實愧對皇恩。”
  李世民點頭:“不管妳的悔恨是真是假,總算妳也有敬畏之心,朕便當妳說的是真話吧。”
  頓了頓,李世民緩緩道:“今日朕分別召見朝堂文武重臣,都是單獨召見的,妳是最後壹個,子正,在朕的眼裏,妳已是朝堂重臣了,和長孫無忌他們壹樣,未來不久,妳也將成為帝王的左膀右臂,還望子正謹言慎行,勿負皇恩。”
  李素急忙行禮:“臣壹定盡力,只不過臣年紀不大,或許偶爾還會闖點禍,還望陛下仍如當年壹樣對臣手下留情,臣保證,臣闖的禍壹定不會太大,不會讓陛下為難……”
  李世民又大笑起來,笑聲漸歇,神情忽然浮上黯然:“往後妳若闖禍,寬容妳的人已不是朕了,其實,朕還真懷念當年妳不斷闖禍的樣子,當時朕聽了只會生氣,有時候恨不得壹刀砍了妳,可是如今再回憶起來,卻覺得挺有趣的,也算是妳我君臣的壹段往事,壹段佳話吧,未來的青史不會記載這些,往事唯有妳我自知。”
  李素聽懂了他的話,神情不由愴然起來。
  “陛下,您還是春秋鼎盛之年,區區小病微屙,壹定會好起來的,大唐如今已有了盛世氣象,全是陛下與朝堂諸公殫精竭慮的結果,難道陛下不想親眼看到盛世來臨,百姓士子們齊聲贊頌陛下功德麽?不想看到吐蕃,高句麗,西突厥的君王來到長安,跪在太極宮外,向陛下朝賀麽?”李素越說越悲愴,眼眶漸漸紅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強忍著不落下。
  李世民露出神往之色,顯然,李素所說的都是他畢生的心願,他也很想見到那壹天。
  “見不到啦,哈哈,朕雖是天子,卻也難違天意,當初若朕能納子正之諫,暫緩東征高句麗之戰,哪怕朕在東征戰場上能聽進子正的勸諫,不那麽輕敵冒進,或許,朕的壽數還會長壹些,許多心願或許能夠親眼見它實現……”李世民黯然嘆道:“時日無多,朕……真的舍不得這天下啊,都是當年壹刀壹劍拼了命掙下來的,朕自問壹生灑脫,臨走還是著了相。”
  李素沈默無言。
  擡頭再看李世民時,李素分明看到他的臉色紅潤得不正常,於是心中壹凜,心中情緒激蕩難平。
  “陛下,您……好生養息,莫說太多話了,待陛下身子好了以後,臣願陪陛下飲酒,奏對,甚至陪陛下再次親征高句麗,臣……還有很多本事沒掏出來給陛下看呢……”李素語聲哽咽道。
  李世民笑道:“朕知道妳有很多本事,妳這壹身本事啊,也不知跟誰學的,委實高深莫測,不過朕知妳忠心,也就不尋根問底了,這些年妳受了不少委屈,也經歷了不少兇險,壹身本事能夠為朕所用,著實給朕立了不少功勞,朕很欣慰,也很慶幸,當初能發現妳這個人才,壹直是朕引以為傲的事。”
  “臣會為大唐再立新功的,只求陛下親眼得見……”李素哽咽道。
  李世民悠然嘆道:“朕看不到了,但雉奴看得到,妳與雉奴向來交情深厚,成為君臣後,想必也不會差,雉奴是朕特別寵愛的孩子,老實說,作為下壹代的大唐皇帝,他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他性子軟弱,凡事忍讓過甚,臨事有些優柔,朕實在很擔心將來那些老臣們會倚仗身份輩分欺淩他,子正,妳是雉奴的好友,在朕的印象裏,雉奴好像也只有妳這麽壹位好友,朕不在了,妳要好好輔佐他,莫讓他犯錯,也莫讓別人欺負他,朝堂有妳在,朕才能放下許多擔心,妳答應朕,壹定要好好的,忠心的輔佐雉奴。”
  李素垂頭哽咽道:“臣壹定全心全力輔佐太子殿下,絕不讓任何人欺負他,臣發誓。”
  李世民盯著他的臉,神情無比嚴肅,沈聲道:“朕記住妳的話,子正不可食言,不可負朕。”
  “是。”
  李世民盯著他的臉,看了許久,方才神情滿意地緩緩點頭。
  無盡的疲憊之態漸漸浮上李世民的臉龐,似乎僅在壹瞬間,李世民忽然衰老了許多,臉色也蒼白起來。
  李素嘴唇囁嚅了壹下,剛待說話,李世民身後的常塗忽然道:“陛下,您已累了,該服藥了……”
  李世民擺擺手,道:“藥石難醫,服之何用?倒不如讓朕少受點折磨,走得痛快利落壹些。”
  常塗神色黯然地輕嘆壹聲,緩緩退了回去。
  李世民卻忽然轉頭望向常塗,笑道:“朕今日召見了許多朝臣,該安排的事已安排妥當,唯獨不曾對妳說壹些體己的話兒,常塗啊,這些年妳跟隨朕的身邊,不僅辛苦,也受了不少委屈,朕欠妳壹句感謝……”
  常塗含淚道:“陛下的生死,即是老奴的生死,老奴此命早已交給陛下,如同陛下的影子壹般,陛下不必謝老奴,都是老奴該做的。”
  李世民嘆道:“還是要謝的,朕這壹生,其實活得很失敗,做兒子做得失敗,做父親也做得失敗,玄武門之後,朕登基稱帝,整日坐在這龍庭上,防備這個,打壓那個,甚至對自己的子女,也是寵愛涼薄不壹,朕知道,很多子女心裏其實是恨朕的,甚至對朕無數次生過殺心,比如承乾……”
  “朕何嘗不在防備著他們?害怕他們重復朕當年做過的事,害怕他們權勢過甚,也怕他們終有壹日集結大軍,把朕趕下皇位,‘權勢’二字,生生讓天家父子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朕難道還不夠失敗嗎?”
  “常塗啊,朕身邊真正能相信的人只有妳,想想真是可笑,可憐,可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