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明崇禎十六年,淮安府鹽城縣上岡鎮。
上岡此地東臨黃海,秦漢時已興漁鹽之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壹十七章 天王上煤山

大流寇 by 傲骨鐵心

2022-4-15 22:02

  煤山幾百年前不過是壹座小丘,名青山。
  明成祖時期興建紫禁城,曾於青山大量堆放自西山運來的煤炭,又將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積於此,砌成壹座高大的土山,如此青山逐漸變得高大起來,被人稱為“萬歲山”,又有人說這萬歲山就是紫禁城大內的“鎮山”。不過於北京百姓而言,卻還是喜歡把那萬歲山稱為煤山。
  自青山變成萬歲山後,前明皇室於此山腳下大量種植花草、果木,歷代朱家皇帝都常來此山賞花,飲宴,或登山觀景,儼然就是壹座風光絕倫的皇家花園。
  可歷代朱家皇帝都不曾想到,有朝壹日這座萬歲鎮山卻成了大明最後壹位皇帝的殉國之處。
  陸四進京之後並沒有立即前往皇宮,而是帶人前往煤山。
  文臣只帶了行營掌書記姜學壹,武將則帶了羽林軍統領樊霸,除此之外就是侄子陸廣遠。
  樊霸出於安全考慮,提出由他先帶人上山搜索壹遍,確保沒有韃子余孽潛藏山中。
  “尚未為九五之尊,便為萬金之體不成?莫忘記,我這闖王也是屍山血海過來的,也是曾於滿洲陣前赤身揮過大刀的,小小煤山便是真有幾個韃子余孽,又有什麽好擔心?正所謂小小寰宇,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而矣。”
  陸四哈哈壹笑,大手壹揮,命帶路的太監先前開道。
  “萬歲,從前上煤山的路有兩條,不過東邊那條在嘉靖年間斷了,便只剩西邊這壹條了。”
  擔任向導的是留在宮中無家可歸的壹個魏姓老太監,說來也是稀奇,此人不但同前明天啟年間的大閹魏忠賢同姓,老家也是河間肅寧的。
  老太監名喚魏良臣,前明萬歷三十六年進的宮,歷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及偽清順治五朝,如果連只有壹個多月的永昌朝也算上,便是歷經六朝,因此可以說是十足宮中“地頭蛇”了,人老也精滑,壹口壹個“萬歲”叫著,滿臉的忠厚老奴相。
  若不是陸四對閹人並無好感,單這魏良臣的忠厚賣相,必然要留在身邊聽用,如此對這魏良臣而言,也算是苦盡甘來,大器晚成。
  擡頭看了眼荒草叢生的煤山,陸四心中有些感觸,隨口問那魏良臣:“當年崇禎有來過煤山嗎?”
  這自不是問崇禎死的那次。
  “回萬歲的話,崇禎爺在世那會倒不常來煤山,約摸有過兩次是在重陽節的時候同皇後她們壹起登高……”
  說話間,魏良臣快步用右手將前面的樹枝折到壹邊,生怕那些不長眼的樹枝戳著了大順陸闖王。
  姜學壹看了眼這怕有六十多歲的宮中老奴,目中滿是鄙夷。
  陸四點了點頭,默不作聲帶著侄子繼續走當年崇禎走過的道路。
  越往上,樹木越是雜亂,陸廣遠不得不拔刀揮砍那些將路都擋住的樹枝。
  陸四註意到,這煤山上長有很多槐樹,有許多看上去怕是兩百年都不止,心道崇禎吊死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樹倒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山上本就多是槐樹緣故。
  “妳們幾個去那邊,妳們幾個去那邊!”
  樊霸護衛重責在身,還是讓幾隊軍士穿過密林往上搜索。幾個貼身保護的侍衛親兵則是始終保持距闖王不到三尺的地方,以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陸四沒說什麽,他這闖王肩上有重擔,部下肩上同樣也有重擔。
  “崇禎死的時候,身邊真的只有那個叫……噢,對,那個叫王承恩的太監壹個人?”
  陸廣遠來之前聽顧君恩講過崇禎上煤山吊死的事,對崇禎這個皇帝死時身邊只有壹個老太監跟著頗感驚訝,總是有點不太相信。
  “回將軍的話,當時確是王老爺跟著,沒別的人。”
  魏良臣回答的很肯定,因為當時李自成大軍進城後到處找崇禎,可始終沒找到,為此大順軍還頒了懸賞令,說有能供出崇禎下落者賞千金,然而還是沒有找到。
  大順軍不甘心,就組織宮裏太監上煤山尋找,結果壹個太監在山腳發現崇禎騎過的馬,這麽著才在山上找到了崇禎和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的屍體。
  而魏良臣正是當年被順軍命令上山擡屍體的眾多太監壹員,算是此事的親眼見證者。
  “這麽說來,那個王承恩也是忠臣。”
  陸廣遠說完意識到他這說法有點不對,要是王承恩是忠臣,那大順軍算什麽,他們又算什麽?
  “是忠臣不假。”
  陸四伸手拉了侄子壹把,對姜學壹道:“下山之後妳查壹下王承恩的屍首埋在哪,若葬在崇禎陵寢就罷了,若沒有則移葬過去,另外再尋訪壹下王承恩有無侄子等後人,若有,擇其壹人可遷家至昌平,壹來替崇禎守陵,二來也替王承恩續上香火。將來修明史時,也要在史書給其留名。”
  以階級立場來看,崇禎也好,王承恩也好,都是人民的敵人。
  但眼下大順並不以階級劃分立場,更多是傳統的官逼民反,改朝換代,所以陸四即便不能以大順皇帝的身份去給崇禎更多的“洗白”,但給予對方及對方的臣子尊重卻是必須的。
  如王承恩護佑君主,不畏強敵,忠貞殉死的事跡,不管站在哪個立場,都應給予正面褒揚。
  畢竟,這也是漢人的傳統觀念。
  任何時候,無論哪朝哪代,對於傳統觀念,對於能夠壹直傳承下來的習俗,都是要給予尊重並繼續保持下去的。
  因為,這也是文明的壹部分。
  陸廣遠無意回頭望了壹下,驚道:“老爺,這煤山上能壹眼看到紫禁城哎!”
  陸四聞聲也朝山下看去,果然遠處紅墻禁宮盡入眼簾。
  姜學壹下意識道:“此山不可讓居心叵測之人停留,稍後可下令禁山。”
  老太監魏良臣聞言,忙道:“先前這山也是不叫百姓來的。”
  “為什麽不能讓百姓上山?難道就因為在這山上能看到皇宮大院,便不讓人上山了?擔心百姓從這山上攻到皇宮中去?我看,這要麽就是杞人憂天,要麽就是因噎廢食。”
  陸四卻是擺手,吩咐樊霸道:“過兩日妳領人來清理煤山,再於東側將那斷路續上,不管什麽時候老百姓要上山都要讓人家上,不許阻攔!……
  妳們也要記住,咱大順是由千千萬萬百姓建立的,不是我姓陸的壹人建立,這帝國也是人民的帝國,不是我姓陸的壹家之帝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