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明崇禎十六年,淮安府鹽城縣上岡鎮。
上岡此地東臨黃海,秦漢時已興漁鹽之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五十七章 馮學士逼宮

大流寇 by 傲骨鐵心

2022-4-15 22:02

  灤州文廟。
  五百多個滿洲少年懵懂的站在至聖先師的匾額前,四周站著不少大人,其中不乏他們的阿瑪和阿牟其。
  兩個時辰前,各旗負責人突然接到同大順方面商談的馮銓大學士通知,要求他們立即組織各旗十到十二歲的少年到文廟集合,據說是大順方面要建立大順鐵血少年團,而少年團的第壹批成員就是這些隨父輩降順的滿洲少年。
  消息壹經傳出,灤州城中為之轟動,也為之鼓舞。
  因為,這意味著大順方面是真的容納他們滿洲壹族,並且給予滿洲子弟前程與希望。
  與這相比,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忍辱負重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第壹時間就命各甲喇、各佐領立即選拔少年,並要求選拔出來的滿洲少年壹定是優秀的,從而讓大順方面能夠對這支鐵血少年團更加重視。
  作為大順同滿洲之間的和平使者,又是親手接到來自北京陸闖王手諭的馮銓馮大學士,自是當仁不讓的開始籌備大順鐵血少年團的組建儀式。
  根據陸闖王手諭中要求的整齊、精神、朝氣的要求,馮銓在全城巡視壹番後最終將文廟定為大順鐵血少年團的組建儀式會場。
  很快,560名無論是樣貌還是身高都較優秀的滿洲少年被他們的父輩帶到了文廟前。
  城中不少滿洲、漢官都受邀來此觀禮,甚至城外的大順軍也派出壹名旅帥前來觀禮。
  “馮大人,時辰差不多了。”
  主動要求負責此次儀式具體事務的前明刑部尚書、前清天津巡撫張忻向著身邊正與祖大壽等人笑談的大學士馮銓躬身示意。
  “那就開始吧?”
  馮銓是以征詢的語氣同祖大壽說,但不等祖大壽有所回應,那邊張巡撫已經轉身朝早就侯著的壹眾滿洲兵揮了揮手,揚聲道:“儀式開始!首先去辮明誌!”
  “去辮明誌!”
  五十個拿著剪刀的滿洲歸正兵沖進人群,壹個接壹個的剪掉這些少年腦後的辮子。
  有的少年可能是早知父輩通知他們要去除辮子,所以很配合。有的則是茫然不知,陡然看到大人們要剪掉他們從小到大留的辮子,表現的有些害怕。
  560根辮子終是被壹根根剪下,由專人收取裝入麻袋,稍後將同城中收取的其它辮子壹塊裝車送往北京。
  據說,這些辮子有可能會出現在大順陸闖王的登基典禮上,目的是顯示陸闖王天位的合法與正統性。
  而原本,順軍中有人說要以幾萬顆滿洲首級向大順新君慶賀的。
  現在改以辮子,彰顯的不僅是大順的仁義,也彰顯大順政府的文明。
  “換裝!”
  隨著張巡撫的壹聲大呼,560根白布帶被壹壹發給滿洲少年們。時間倉促,馮銓他們實在是沒辦法給大順鐵血少年團成員趕制符合陸闖王要求的“精神”制服,所以便以白布帶系額,而白布帶上無壹不用墨水寫有“鐵血”二字。
  如此,看著也是精神。
  當560名滿洲少年系上“鐵血”布條後,又每人領到了壹只紅袖套。這是大順軍隊的傳統,相傳早年陸闖王在大運河畔起事時所創。
  紅袖套上寫有壹個大寫的“順”字,以及三個小寫的“少年團”,以此表明少年們的身份。
  白布系額,臂套紅袖後,滿洲少年們頓時煥發出壹種從未有過的生機。陽光射在他們清壹色的光禿腦袋上,更顯無比刺眼。
  壹切,都如朝陽初升。
  “不錯,不錯。”
  馮銓滿意的看著這些換裝後的滿洲少年,同時能為主持大順鐵血少年團成立儀式感到自豪與驕傲。
  接下來的儀式就應該是授旗了。
  真正的軍旗。
  壹面三角形制的軍旗被壹名滿洲兵恭敬的遞到了馮銓手中,上面繡有“大順鐵血少年團”七個大字。
  當這面軍旗授下,便表明大順鐵血少年團的正式成立,也表明在大順軍中滿洲人終於有了壹席之地。
  雖然,這只是少年團,但此事透露的信息卻讓所有滿洲人感到激動。
  “明珠!”
  拿著軍旗的馮大學士目光落在了最前面的那個長相清秀的滿洲少年臉上。
  “到!”
  事先已經被大人教導並進行過壹次演練的明珠立時挺起胸膛向前三步,這個少年並非出身愛新覺羅宗室,也非原建州八旗出身,而是出身葉赫那拉部,他的祖父正是滿洲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舅舅金臺吉。
  能被從幾百滿洲少年中選出擔任旗手,無疑是少年明珠的幸運,但也是他自己的努力所致,因為明珠是這些少年中漢話說的最好,漢文寫的最好的。
  “接旗!”
  馮大學士中氣十足的將軍旗授到明珠手中,少年立時雙腳壹並,昂首大呼:“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好,好,好。”
  馮大學士壹連三個好,越看這小明珠越是歡喜,尋思陸闖王授意組織滿洲少年團到底是什麽意思,是好還是壞。要是好的話,那他馮大學士倒不介意收下這個少年為弟子,若是壞事的話,馮大學士肯定要趕緊撇清。
  “接下來是?”
  馮銓笑容滿意的回頭看向張忻,張忻忙道:“是少年團宣誓。”
  “請馮學士領誓!”
  祖大壽很有眼力界,知道馮銓明天就要進京擔任大順中央政府的侍郎,因此很是恭維。
  “那老夫就勉為其難,聊發少年狂嘍。”
  馮大學士哈哈壹笑,笑聲未在眾人耳畔散去,面容已是壹斂,身子壹百八十度面向西邊京師方向,單舉右臂光榮領誓:
  “我們是光榮的大順鐵血少年!”
  “我們是光榮的大順鐵血少年!”
  “我們壹生為華夏征戰!”
  “我們壹生為華夏征戰!”
  “……”
  560名少年齊整的誓言聲於這灤州城中如壹股清流,聲音所到之處如微風吹去輕塵,如溪水滌盡汙垢,使倉皇盡數消逝,使人心為之安定。
  馮大學士也如回到少年般,心中萬般感慨。
  儀式進行到這裏應當結束,接下來大順鐵血少年團便將隨城外順軍前往京師,但不知為何馮大學士心中卻有遺憾,似有未盡之事,沈思片刻後,大學士突然從少年旗手明珠手中重新拿過大旗,然後向著遠處的兩宮鑾駕方向大踏步走去。
  眾人都為之驚呆,困惑之時卻見那幫少年團成員突然集體轉向,緊隨馮銓手中的軍旗踏步而去。
  旗幟所指方向,便是少年團為之奮鬥、為之犧牲方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