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軍寨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0
戰場清理得差不多,天也漸漸亮了,這壹戰他們損失八十余名士兵,女真騎兵也戰死二百余人,加上壹百多名金兵漢軍。
壹比四的戰果,已經堪稱輝煌大勝了。
但陳慶卻高興不起來,這樣的戰鬥他們會經常遇到,壹次就損失七八十人,他的五百人能拼幾次?
副將楊元清明白他的心情,安慰他道:“女真騎兵確實非常強悍,光憑騎兵壹對壹作戰,宋軍從無勝算,如果不是夜戰,如果不是半路襲擊,打他們措手不及,如果不是將軍殺死了對方主將,導致金兵沒有了指揮,這壹戰我們必敗,那就不是七八十人的傷亡了,其他宋軍但凡有我們三成的戰果,大宋就不會二帝被擄,差點亡國了。”
陳慶點點頭,“其實我也明白,只是……我還可以做得更好,算了,壹步壹步來吧!”
幾百具金兵屍體被剝去盔甲,赤條條地堆積起來,下面架著幹柴垛焚燒,壹時間烈火滔滔,濃煙沖天,數十裏外清晰可見。
這時,楊樺帶領士兵揪來幾名官員。
“將軍,城裏的士兵都跑掉了,卑職就找到這幾名官員。”
為首縣令王苗磕頭哀求道:“將軍,我們也沒有辦法,金兵來得太快,守城軍隊又開城投降,我們若不委曲求全,全城百姓怎麽辦?”
陳慶淡淡道:“妳們的表現朝廷會清算,與我無關,我只是奉劉都統之令去大散關,路過岐山縣而已,妳們給我準備五十輛大車,其他就與妳們無關了!”
“願為將軍效力!”
幾名官員跑回去準備大車,陳慶把金兵的兵甲和糧食裝滿了大車,大軍離開岐山縣向南而去,走出二十余裏又走另壹條小路折道向北,繞道前往麟遊縣。
壹路上沒有發現金兵探子的蹤影,估計情報有誤導致金兵戰敗,他們也嚇得逃掉了。
下午時分,鳳翔府主帥完顏沒立率領三千余人趕到了岐山縣。
縣令王苗被抓到完顏沒立面前,完顏沒立手執皮鞭,半坐在凳子上冷冷問道:“那支宋軍呢?”
“回稟萬夫長,他們帶著糧食和兵器向南去了!”
“他們是什麽人?”
“好像……好像是劉锜的軍隊,奉命去大散關,路過岐山縣!”
“胡扯!”
完顏沒立眼睛壹瞪,“劉锜的軍隊在涇州,怎麽可能過得來?”
縣令王苗嚇得連忙道:“是他們自己這樣說的,卑職哪裏知道真假?”
“簡直壹派胡言,他們去大散關走岐山縣做什麽?這不是繞了壹個大圈子嗎?”
旁邊壹名將領自作聰明解釋道:“渭河那邊防備嚴密,繞道走岐山縣雖然遠壹點,卻沒有什麽阻礙,要不是被發現,完顏克力率軍攔截,他們壹路都是暢通無阻。”
完顏沒立狠狠瞪了他壹眼,多嘴的將領嚇得低下頭,不敢吭聲了。
完顏沒立心裏清楚,從涇州確實可以翻山越嶺來到鳳翔府,但對方是騎兵,顯然這個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這裏面疑點頗多,必須謹慎對待。
完顏沒立沈思片刻又問道:“戰死士兵的屍骨呢?”
縣令王苗戰戰兢兢道:“被宋軍燒成黑炭,卑職又帶百姓挖深坑掩埋了,屍骨首級都在,完好無損。”
女真人本來就崇尚火葬,完顏沒立只是擔心首級被割走,聽說首級都在,他也松了口氣,回頭對副將道:“立刻各派壹千軍隊去麟遊縣和普潤縣追查。”
麟遊縣和普潤縣只有少許漢軍駐防,維持秩序,雖然有壹些義軍,也不成氣候,但完顏沒立壓根就不相信縣令的話。
他對這些漢人官員從骨子裏不信任,哪怕他們再奴顏婢膝,他也會提防。
尤其這支宋軍騎兵很強悍,居然以五百人擊敗了壹千金兵,裏面還包括五百女真騎兵,對方首領殺死了千夫長完顏克力,著實令完顏沒力震驚,他很懷疑,這支騎兵會不會就是偷襲京兆,斬殺都元帥完顏婁室的那支騎兵?
如果因為自己的大意讓這支騎兵漏網,四王子追查起來,恐怕自己小命難保。
想了想,完顏沒力又下令道:“傳我的命令,鳳翔府各地再增加壹倍的探子,並懸賞三千貫尋找這支宋軍騎兵的下落。”
……
麟遊縣是關中著名的風水寶地,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兩座山脈像鳳凰的兩只翅膀將麟遊縣環抱其中,這裏青山綠水,風景秀麗,南面又有大片麥田,農業十分發達。
隋朝最著名的仁壽宮就位於童山和鳳凰山之間的天臺山上,隋文帝楊堅就駕崩在仁壽宮內。
只是幾百年過去了,曾經壯麗的仁壽宮早已在唐朝毀於洪水,已蕩然無存,只是在天臺山仁壽宮的原址上修建了壹座軍寨,叫做麒麟寨,最多時有上千士兵駐守。
之所以在山上修軍寨,是因為山中有多條秘密山路直通百裏外的涇源道,只是這些小路十分險要,既不能走糧草大車,也不能走騎兵,所以金兵不感興趣,在麟遊縣也沒有駐紮女真士兵,只駐紮了兩百名投降的漢軍,讓他們維持縣城秩序。
陳慶沒有直接去縣城,而是繞過縣城來到了天臺山麒麟寨,軍隊穿過壹條長長的山谷,山谷地面平坦,夯得十分結實,這是隋朝的遺跡,迄今地面寸草不生。
兩邊都是參天大樹,藤蔓茂盛,走了數裏,便來到山谷盡頭,士兵們紛紛下馬,牽著戰馬,趕著牛車,沿著低緩的斜坡盤旋而上,不多時,便到了位於半山腰的麒麟軍寨。
這裏氣候涼爽,夏天最高溫度只有二十度左右,是避暑勝地,但現在是初冬,關中今年秋冬格外潮濕寒冷,麒麟寨也同樣寒氣滲人。
楊樺帶來壹名守寨老者,老者跪下磕頭,“小人楊三,參見將軍!”
“老丈不必多禮,請起身說話!”
士兵將老人扶起,老人嘆口氣道:“自從義軍走後,老兒壹直擔心金兵會來燒寨,擔心了五六天,沒想到宋軍先來了,萬幸啊!”
“義軍有多少人?為什麽會離去?”
“義軍有百余人,首領叫楊果,其實是小老兒的遠房侄子,他聽說劉都統在招募散軍,便帶著弟兄們翻山越嶺去涇州了。”
陳慶心中壹動,“從這裏可以去涇州?”
老人指著遠處的高山道:“翻過這條山脈就是涇州,大概有數十裏,有好幾條山道。”
陳慶望著遠方霧氣籠罩的山頂,翻山居然可以去涇州,這倒出乎他的想象。
他不露聲色又問道:“以前義軍靠什麽為生?”
“鄉親們支援壹部分,然後在山中打獵,這壹帶獵物很多,鹿、山羊、獐子、野豬,關鍵是他們成立的時間也不長,才幾個月,所以糧食不是大問題,只是想謀個前程才去了涇州。”
“草料呢?”
“他們沒有馬和牲畜,也不需要什麽草料。”
“哦!原來如此,煩請老丈先帶我看看軍寨吧!”
天臺山位於鳳凰山脈的半山腰上,形成壹片很大的平緩之地,故名天臺,這片空地足有數百畝之大,隋朝的仁壽宮便修建在這片空地上,仁壽宮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空地變成高山牧場,十幾戶農民住在這裏,靠養羊為生。
軍寨只占半山小平原的壹小部分,約四十余畝,修建了五十多間房屋和練兵場。
在駐兵最多的時候,軍寨內甚至還開了瓦子,也就是商業區,酒館、妓院、腳店、雜貨鋪都有,現在軍寨內已經空無壹人。
士兵們在忙碌收拾營房,楊樺帶著數十名士兵出去打獵,同時查看地形。
陳慶站在懸崖邊,極目遠眺,可以看見遠處二十裏外的縣城,再向南就是壹望無際的麥田。
楊三指著遠處縣城道:“將軍,今天是十壹月初二,已經算是入冬了,再過壹個月,整個關中就開始下大雪,我們這裏的降雪量很大,道路都被冰雪封鎖了,將軍需要什麽東西,趕緊派人去縣城買回來。”
“什麽時候河水結冰?”
“壹般是十壹月中旬,但我這裏會早幾天,估計過兩天河面上就會有薄冰了,徹底凍住要到十壹月中旬。”
楊元清笑道:“指揮使,要不明天卑職帶幾個弟兄去縣城買點油鹽和燈油吧!”
“還有草料,咱們帶的草料不多,堅持不了幾天。”
“指揮使,買草料的話,恐怕很容易暴露。”
陳慶淡淡道:“咱們不是五十人,是五百騎兵,還帶著幾十輛大車,這壹路北上不知被多少人看到了,金兵探子又怎麽可能發現不了?既然咱們選擇了這條路,那就不要抱什麽僥幸,金兵很快就會殺來,咱們必須盡快準備充足。”
楊元清慚愧道:“卑職把問題想得簡單了!”
陳慶笑了笑道:“所以還是我去吧,我還想順便逛逛縣城呢!”
他雖然率軍殺進了京兆城,但那是半夜,天剛亮又離去了,他還真沒有逛過宋朝的城市,令他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