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明王侯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入贅商戶的女婿沒出息嗎?穿越者蕭凡就是個很明顯的反例。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卷 近侍歸京邑 第二百三十章 改革難行

大明王侯 by 賊眉鼠眼

2018-8-3 13:43

  前堂遍地狼藉,官靴官帽散落壹地,堂內某張桌子底下還撅著壹個肥碩的大屁股瑟瑟發抖,就跟剛被抄了家似的,光景異常淒涼。
  蕭凡忽然明白了壹個道理。
  奸臣就是奸臣,他們永遠不可能像忠臣那般光明磊落,正義凜然,奸臣嘴上叫囂著自己是忠臣,聲音比誰都大,但他們其實是非常心虛的。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到底是個什麽貨色,他們做不到像忠臣那般理直氣壯。
  狗肉是上不了席面的,爛泥是糊不上墻的。這個道理用在他們身上也很合適。
  蕭凡長長嘆了口氣,自己怎麽就跟這樣壹幫人混到壹塊了?
  “各位大人出來吧,本官剛剛眼花了,天子沒來……”蕭凡有氣無力道。
  喊了好幾聲,眾人各自將信將疑的小心探頭往外看,見堂外空空蕩蕩,並無壹人,這才紛紛走出來坐回椅子上。
  “蕭大人真是愛開玩笑……”眾人尷尬的幹笑,望著蕭凡的目光很譴責。
  “蕭大人,老夫年紀大了,受不起驚嚇,以後可別這麽調皮了……”茹瑺撫著圓滾滾的肚皮,壹副驚魂未定的模樣。
  “就是,就是。”眾人壹齊附和。
  “哎,我的鞋子呢?”
  “對,還有我的官帽哪兒去了……”
  蕭凡嘆息不語。
  還是趕緊把要說的話說完,然後讓他們滾蛋吧。跟他們相處久了,正人君子也會變成無恥小人。
  ……
  緩緩環視眾人,蕭凡沈吟許久,神色嚴肅道:“本官這次代天子北巡,壹路驚險,幾經波折,終於不負天子所托,北巡之行功德圓滿,順利歸京。……不過,這次北巡,本官所見所聞,多有感觸,如今天子新即,萬象更新,正是天子和諸位同僚壹展胸中抱負之時,新朝當有新氣象,本官不才,願以區區陋見呈於朝廷,待天子和諸位同僚評斷定奪。”
  眾人聞言紛紛挺直了背脊,神色從未有過的肅穆,莊重。
  他們的領頭人物要下指示了,以蕭凡如今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壹句話關系著朝堂局勢走向,關系著在座諸人的前途命運,不可不慎重聆聽。
  蕭凡在腦海中飛快組織著語言,停頓了很久,才緩緩道:“自先帝驅逐韃虜,復我漢人江山,開創赫赫大明王朝,爾來三十有壹年,洪武朝時,我大明疆內擁軍百萬,先帝數領大軍,親征草原大漠,終將前元朝廷打得潰不成軍,幾度逃亡,此乃先帝赫赫天威,我等高山仰止,銘於青史,但是,不可諱言,自洪武朝後期,朝廷各地千戶所駐軍多有懈怠,疏於操練,軍戶子弟代代相傳,卻壹代不如壹代,身體孱弱者,老弱不堪者充斥軍中,致使將士戰力下降,散如海沙,幾成烏合之眾……”
  蕭凡環視眾臣,偷偷在心裏補了壹句:就跟妳們壹樣……
  眾臣卻紛紛點頭附和,壹個個痛心疾首的樣子。“蕭大人言之有理,朝廷軍中現狀,令人堪憂啊……”
  “烏合之眾神馬的,最討厭了……”
  “……”
  蕭凡再次嘆息,這群人真是……無可救藥了。
  清了清嗓子,蕭凡接著道:“……朝廷軍隊如此不堪,而本官北巡之時,卻見我大明邊軍依然驍勇善戰,這樣壹來便與各地駐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各位試想,戰力強弱如此明顯,大明邊軍本是戍守我大明疆土的第壹道防線,若各地千戶所這般孱弱的話,邊軍豈不是成了我大明疆土唯壹的防線了?假設有朝壹日韃子大舉進犯,越過長城,攻破邊軍防線,策馬直驅我大明境內,誰人可擋韃子兵鋒?各位大人皆是博學之人,應該知道蒙古人是怎麽滅亡南宋的,因為南宋朝廷腐敗,軍隊毫無士氣,蒙古人占領長江北岸之後,又舉兵攻打襄陽,襄陽失守,蒙古人趁機南下,終於滅亡了南宋朝廷,各位同僚,前事之師,不可或忘啊……”
  說到軍事,兵部尚書茹瑺微微瞇起了眼,道:“蕭大人的意思是……”
  蕭凡神色肅穆,眼中掠過壹抹堅決,望著眾人壹字壹句道:“我欲向朝廷,向天子諫言國策,國策很簡單,只有壹句話:改革軍制,興武,強軍!”
  堂內眾人盡皆壹驚,紛紛向蕭凡投以復雜的眼神。
  在座的盡管都頂著奸臣的名號,可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讀書人出身,都是經過寒窗苦讀,考過科舉,正經的科班之士,不論忠臣還是奸臣,他們讀的書都是聖賢書,崇文鄙武的思想是所有讀書人的共識,奸臣也不例外。
  今日奸黨的首領蕭凡壹語驚四座,無端端的竟然要大興武事,若朝廷的政局走向因蕭凡的壹句話而漸漸變成了重武而輕文,那個時候他們這些文臣的地位豈不是連粗鄙武夫都不如?這怎麽可以?
  換了旁人說完這番話,眾人必然恨然拂袖,扭頭便走。
  然而今日這番話是位高權重的蕭凡說出來的,便不得不慎重思考和揣測了,哪怕是不太樂意,也要盡量表達得含蓄,委婉。
  堂內沈默半晌,茹瑺看著神色各異的眾人,又看了看蕭凡平靜無波的臉色,終於小心翼翼開口道:“呃……蕭大人年輕有為,誌向高遠,我等萬分欽佩……”
  眾人口不對心的附和:“是是是,蕭大人少年臣子,心系社稷,實為我等楷模,朝廷典範……”
  蕭凡笑道:“妳們既然這麽欽佩,我就不客氣的收下妳們的欽佩了,剛才我說的這事兒,就這麽定了吧!”
  “啊?”茹瑺等人盡皆大驚,急忙道:“大人請三思!”
  蕭凡蹙眉道:“嗯,三思,我已經三思過了,我提的這條諫言,是三思之後的結果,妳們有不同的意見嗎?”
  “呃……”茹瑺轉了轉小眼珠,然後胖乎乎的老臉堆起小心翼翼的笑容,試探道:“……大人年紀尚輕,已然官至錦衣衛指揮使,爵封誠毅伯,天子寵信,大權在握,如此際遇,古往今來已是非常罕見了,先秦甘羅十二歲拜相……”
  蕭凡原本聽得笑瞇瞇的,聞言卻眉頭輕蹙道:“茹大人,妳說的甘羅雖然十二歲拜相,可是……此人死得也很早啊,妳這個比喻是不是……”
  茹瑺壹驚,急忙連連致歉道:“該死該死!下官失言了,蕭大人少年英雄,能文能武,自然是長命百歲之相……”
  頓了頓,茹瑺道:“下官的意思是,蕭大人年輕而登高位,正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之時,急待做出壹番政績給天子和滿朝文武看看,為下壹步升遷打下基礎,這個……我們都是很理解的,不過,蕭大人的施政方向可以有很多,比如農桑,稅賦,水利,商販,工坊等等,這些方面多有弊端,大人完全可以壹展手腳,既不得罪人,又可以白撈許多政績,何苦壹定要觸碰棘手麻煩的兵家之事?”
  蕭凡環視眾人,卻見他們皆是壹副認同的神色,頓時有些愕然,原本以為自己只要虎軀壹震,壹聲令下,眾人無不那啥,卻沒想到他們的樣子竟然頗不贊同自己改革軍制的想法,蕭凡心頭微微壹沈,連同黨都不贊同自己,這個想法若提到朝堂金殿之上,將會受到多大的阻力?
  “妳們……都不同意?”蕭凡有些傻眼道。
  茹瑺陪笑道:“大人,歷朝歷代的軍制都有許多弊端詬病,自古以來頗多名臣跟大人壹樣,以強軍興國為己任,欲行改革之事,卻皆以慘淡失敗為結局,這個……是有原因的。”
  “什麽原因?”
  “兵法雲:‘兵者,危也。’孫子說這句話,其意思不僅僅是說興兵布武是件很兇險的事,也說明軍隊是個很復雜很棘手的群體,壹支軍紀嚴明,戰力剽悍的軍隊當可無敵於世,睥睨天下,但這需要平日裏的嚴酷操練和森嚴無情的軍法督促,才能練成這樣的軍隊,也就是說,治軍猶難於交戰,而‘治軍’二字,最難者莫過於壹個‘治’字,大人欲改革軍制,便不得不觸碰這個‘治’字,在我大明各地千戶所駐軍而言,治軍卻較歷朝歷代難上許多……”
  事關重大,蕭凡打起精神,虛心請教道:“不知改革軍制到底有何難處?”
  茹瑺瞇起眼,笑道:“我朝大軍組成,是采用軍戶制,軍戶代代相傳,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皆為軍戶,平時五日壹操,十日壹練,出則成軍,入則為農,這個軍制是先帝沿襲了隋唐時的府兵制,略作改良而成法,這樣壹來,朝廷有了百萬大軍可以保疆衛土,同時又有百萬農民耕田勞作,壹旦有戰事,軍隊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糧草方面不會給朝廷增添太多負擔,實是壹舉兩得……”
  蕭凡嘆道:“本官所慮者,就是怕軍戶久不經戰事,疏於操練,到了戰場上,百萬農民,仍舊只是百萬農民,術業有專攻,種田就好好種田,當兵就好好當兵,兵不兵,農不農,這樣的軍隊,如何保證他們的戰力?”
  “可是,大人,若令百萬軍戶放下鋤頭,拿起刀劍全心當兵操練,誰來種地懇田?土地荒蕪,沒有收成,朝廷又不得不加撥數以萬計的糧草去負擔這百萬大軍的軍糧,如此便加重了各地州府的負擔,這筆負擔便只能以增加稅賦的形式平攤到各地農民的頭上,那時百姓更加苦不堪言,這壹連串的反應,皆因百萬人棄農強軍而始,長此以往,恐怕會天下大亂呀,大人的壹番苦心,終究辦了壞事……”
  茹瑺頓了頓,又道:“……改革軍制的麻煩不僅於此,大人知道,打天下要靠武將,治天下卻只能靠文官,先帝鼎定江山,開創大明,如今天下安靖,並無戰事,武將的存在便不像戰時那般重要,如此壹來,文官的作用便突顯而出,古來聖賢皆重文禮而輕武功,認為兵戈是制造災難的禍端,聖賢提倡重禮修德,而杜絕興兵布武,這些道理千年相傳,早已深入人心,如今的朝堂是文官的天下,大人欲大興武事,這是違背聖人教誨,更且觸動了文官的利益,貶低了文官的地位,那些腐朽大臣們怎能不拼死反對?大人若在金殿之上提出這個想法,恐怕連功勛公侯和那些墻頭草角色的大臣們都不會站在大人這壹邊,欲改革軍制,難如登天啊!”
  茹瑺壹番言語說完,堂內死壹般的沈寂。
  蕭凡神色漸漸郁悶冷凝,兩道劍眉如山川般深深蹙了起來。
  原來他將這個時代想得太簡單了,以為穿越便占了見識和知識的優勢,可以拿出壹些前世行之有效的國策來改變這個世界,可他卻沒想到,好的國策都是在時勢恰當的時機才能推行天下,時也,勢也,缺壹不可,用諸如今的時代,卻是火候未到,不知不覺間,自己竟然也犯了激進貿然的毛病,差點釀成大錯。
  可是……改革軍制是必須要推行的,這壹點蕭凡非常堅定,軍隊已然千瘡百孔,將來朱棣謀反,靠這樣的朝廷大軍去對抗久經沙場的幽燕邊軍,勝算委實不高。
  問題又繞回來了,改革難度如此之大,自己該怎麽做呢?難不成把那些反對的大臣全殺了?他倒是不介意,朱允炆肯定沒這魄力。
  沈默了很久,蕭凡朝茹瑺拱手道:“多謝茹大人賜教,本官感激不盡。”
  茹瑺急忙回禮道:“下官所言或有不中聽之處,但全是發自肺腑,大人不見怪就好,不敢當大人的感激……”
  “茹大人方才所言,本官總結了壹下,改革軍制的難度,主要是兩點,其壹,百萬人棄農強軍,缺乏軍糧是關鍵,若將軍糧攤派給各地州府,勢必增加各地州府百姓的負擔,屆時恐會生起民亂,其二,興武之說觸動了文官的底線,認為會導致朝廷重武輕文的風氣,所以他們拼死反對,此事在金殿之上必然掀起悍然大波,很難獲得大臣們的贊同,這個也是關鍵,對吧?”
  眾人神色復雜的點頭,別說那些清流大臣,就是這些奸臣同黨也都不太贊同,這個蕭大人要撈政績明明有很多方法,幹嘛非得動軍制?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蕭凡閉上眼睛,將頭靠在椅背上,壹股深深的疲憊侵襲著他的身心。
  位高權重,左右朝堂,卻仍有這些靠權力無法辦成的事情,這讓他感到很沮喪。
  可是,這些事情卻必須要做,不得不做,朱棣謀反近在眼前,朝廷軍隊如此孱弱,若不下猛藥治之,將來如何抵擋朱棣的十萬反軍?
  軍糧,大臣,兩個難題走馬觀燈似的在腦海中縈繞。
  大臣那裏倒好說,軟硬兼施之下,不怕他們不就範,糧食倒是個大問題,絕對不能將這筆負擔加諸到百姓身上,否則自己會被天下人唾罵,這輩子也活得不開心了。
  ……如果這個時代有雜交水稻就好了,畝產提高之後,連十幾億人都能養活,區區百萬軍隊更不在話下,問題是,雜交水稻這麽高深的技術,自己前世只是壹個不學無術的搶劫犯,根本不懂呀……
  要不讓太虛開壇作法,請老天降下壹道神雷,把前世的水稻之父袁院士給劈到這裏來?
  不太靠譜吧?太虛那老騙子業務水平很是稀松,萬壹劈歪了把拉登帶來怎麽辦?
  蕭凡思忖良久,忽然眼前壹亮,壹些前世的記憶漸漸湧入腦海,雜交水稻雖然很難辦,但可以用別的農作物來代替呀。
  比如玉米,紅薯……這些都是高產作物,若是大面積耕種,何愁養活不了百萬大軍?而且玉米紅薯不占良田,貧瘠山梁皆可種植,如若普及於世,可是大大有惠於軍隊百姓的善事,不過此事也有難度,玉米和紅薯是中美洲產物,哥倫布這個時候還沒出生吧?新大陸都沒發現,上哪兒找種子去?
  朱棣謀反近在眼前,若欲大規模改革軍制,暫時不可行,至於玉米和紅薯,只能等鎮壓了朱棣的謀反以後,再徐徐圖之,按朝廷目前的國庫儲備,打壹場大戰的實力還是有的,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大不了將來自己想辦法培養壹個明朝的哥倫布去搞個大航海,弄點種子回來便是。
  大規模的改革不可行,小規模的改革則壹定要推行下去,辦軍校,開武舉,造火器,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
  “改革是壹定要推行的!”蕭凡沈吟良久,然後重重的壹揮手,斬釘截鐵道。
  眾人皆愕然的望著他,接著異口同聲道:“請大人三思……”
  蕭凡不得不解釋道:“我欲興武事,實在有不得已的原因,軍若不強,何來文治盛世?我知道妳們不贊同的原因,但我也有我必須要這樣做的苦衷……”
  眾人接著道:“請大人三思……”
  蕭凡不耐煩了,站起來大聲道:“靠!妳們不就是怕將來朝廷重武,自己升不了官了嗎?”
  眾人皆面帶赧赧之色,沈默不語。
  蕭凡想了想,道:“這件事沒妳們的幫助不行,這裏本官給妳們許個願,茹大人貴為尚書,這官位沒法再升了,我向天子保薦,封妳個伯爵,大人意下如何?”
  茹瑺渾身肥肉壹哆嗦,接著感激涕零道:“多謝大人保薦,下官誓死與大人同進同退,絕不退縮!”
  蕭凡壹指翰林學士解縉,道:“解學士,妳如今是翰林學士,如今九卿之中的太常寺卿因魏大人告老而出缺,天子本來屬意黃子澄擔當此職,黃子澄嘛,被天子貶謫到山東去了,我向天子保薦妳為太常寺卿,解學士覺得如何?”
  解縉眼淚唰的下來了,涕淚交加道:“在下願為大人效死力!”
  蕭凡又望向齊泰,道:“齊大人是兵部侍郎,於兵家之事多有研究,調任別處未免屈才,我便也向天子保薦妳壹個伯爵,如何?”
  齊泰矜持的捋須道:“這個……下官無德無能,實在是……”
  “再裝逼我就改換別人了!”
  “啊!下官感激不盡,願為大人肝腦塗地,死而後已,死而後已啊!”
  “……”
  壹個個升官晉爵的心願許下去,眾人跟打了雞血似的,整個前堂沸騰起來了。
  許完願之後,蕭凡慢騰騰的道:“各位同僚,妳們說改革軍制壹事,……真的很難嗎?”
  眾人得了好處,頓時將蕭凡奉若神明,異口同聲道:“不難!壹點也不難!誰敢反對大人,我們半夜把他家祖墳刨了!”
  蕭凡狠狠壹拍手掌,氣道:“不就是升官兒這點屁事嗎?早說不就完了!折騰這麽久,純粹沒事找事!”
  眾人皆面色羞慚不語:“……”
  朝眾人翻了個白眼,蕭凡哼道:“古之賢者皆崇投桃報李,我幫妳們升了官兒,妳們呢?”
  眾人盡皆壹楞,接著仿若壹道閃電劈中頭頂靈臺穴,大夥兒立馬聞弦歌而知雅意。
  “蕭大人代天子北巡,領孤軍深入草原,為殲滅韃子立下首功,此等偉功,朝廷應該大加褒獎才是,我等不才,願於金殿之上為大人齊聲吶喊,奏請天子為大人晉爵侯爺,以彰大人偉功!”
  蕭凡哈哈大笑,豎起大拇指贊曰:“太上道了!”
  壹錘定音,奸黨們統壹了認識,改革軍制之事提上了金殿議程,並且背著朱允炆將朝廷的官位和爵位像分西瓜似的分了個幹幹凈凈。
  奸臣開會,收獲很大,皆大歡喜。
  正事說完,蕭凡忽然想起了壹件私事。
  “本官聽聞天子最近頗好美色,這個……倒不是不可以,天家血脈畢竟需要開枝散葉,才能保我大明萬世基業後繼有人嘛,但是……天子居然喜歡上黃觀他妹妹,這個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憑什麽呀?黃觀那死人臉板得跟棺材似的,他妹妹能好看到哪裏去?天子的審美觀很令人擔心呀!各位大人難道沒妹妹嗎?怎麽不獻出來?怎能讓黃觀那家夥專美於前?”
  眾人面面相覷,沈默不語。
  半晌,解縉小心翼翼道:“大人,據說黃觀的妹妹年方二八,長得頗為標致,是京師裏有名的美人兒呀……”
  蕭凡壹窒,接著氣道:“那也不行!黃觀將來若做了天子的大舅子,氣焰豈不是愈發囂張?那時還有咱們的活路嗎?妳們誰有妹妹的?趕緊去把天子勾引回來!”
  解縉急忙壹指茹瑺,道:“茹大人有個女兒,不過已經許了人家,而且長得嘛,嗯,反正靠她勾引天子不太可能,口味不重的男子壹般看不上眼……”
  茹瑺肥臉變黑,頭頂開始冒煙:“……”
  解縉又不知死活的壹指齊泰,道:“齊大人有個妹妹,雙十年華卻至今雲英未嫁,身份上來說倒是可以……”
  蕭凡壹楞,道:“二十歲了還沒嫁人?為什麽?”
  解縉嘿嘿笑道:“只因齊大人的妹妹是有名的瓜子臉……”
  蕭凡愕然道:“瓜子臉是標準的美人臉呀……”
  “大人誤會了,所謂的瓜子,是壹整朵向日葵,不是指壹顆瓜子……”
  “整……整朵向日葵?”蕭凡倒抽了壹口涼氣,然後同情的看了齊泰壹眼。
  齊泰的臉也漸漸變黑了。
  解縉得意洋洋的炫耀他的見識,道:“此外還有戶部郁尚書的女兒太肥,戶部卓侍郎的小姨子太黑,工部徐大人的女兒太瘦,禮部張尚書的侄女屁股太小……”
  齊泰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壹腳狠狠朝解縉踹去,解縉正滔滔不絕間,冷不防被齊泰壹腳踹中,啊的壹聲慘叫,應聲而倒。
  齊泰猶不解恨,仍舊壹腳壹腳死命的踹著他,臉色漲得通紅痛罵道:“狗娘養的淫賊,朝中大臣們的女眷被妳瞧了個幹幹凈凈,如此無恥卑鄙,老子今日為朝廷清理門戶……”
  茹瑺身子太過肥胖,只能坐在椅子上興奮的揮舞著拳頭,咬牙切齒的叫道:“揍他,揍他!”
  “……”
  壹片喧鬧聲中,蕭凡頹然嘆了口氣,道:“各位的妹妹皆是身懷絕技之人,天子恐怕消受不了,這事兒還是算了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