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六章 姥東徐氏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9

  說話之間,父子倆已經來到村口。
  東山村是姥東這壹帶最大的村子,足有壹百多戶人家。
  徐家老宅就在村頭,是壹個三間三進的格局,屋前屋後還有茅房、豬圈以及牛圈,整個布局充滿了農村的氣息。
  早有耳報神將徐應偉返鄉的消息提前傳回來。
  所以不光是家裏人,整個村子都跑來看熱鬧。
  沒別的,就因為徐應偉是姥東徐氏近兩百年內出的第壹個秀才公,而且還奉詔勤王去了徐州,這對於這樣壹個偏僻的小山村就是大事件,壹百年都難得壹見。
  所以聽聞秀才公回家,全村老小便呼喇喇的湧到村口,來看熱鬧。
  徐應偉家的輩份最小,便趕緊上前逐壹見禮,三太公、七叔祖、三伯祖壹圈下來,總算見過所有長輩,最後來到壹個抱孩子的俏麗少婦跟前。
  這個少婦明顯是書香門弟出身,身上有壹股子書卷氣。
  “夫君。”少婦屈了屈膝,又對懷中孩子說,“快叫爹。”
  懷中孩子大概三四歲,對著徐應偉怯怯的喊了壹聲:“阿爹。”
  “噯。”徐應偉答應了壹聲,又伸手從少婦懷中將孩子接過來。
  旁邊的徐士益微微的壹皺眉,說道:“有貞,君子遠子而近孫。”
  “爹,那些古禮已經過時了。”徐應偉毫不在意的道,“當今聖上在與太子、定王及永王相處之時,就全不受古禮之約束,他們父子之間可親熱了,孩兒覺得那樣挺好。”
  說完,徐應偉還輕輕的刮了下兒子的小鼻子,兒子便立刻發出咯咯咯的笑聲。
  徐士益的眉頭越發蹙緊,卻也不好再說什麽,總不能說當今聖上做得不對吧?
  接著,又有兩個長相與徐應偉有幾分神似的青年走上前來見禮,站在左邊的那個看著有十八九歲,長得也是又高又壯,右邊那個小壹點,身上穿了件儒衫,還是個童生,這兩人卻是徐應偉的二弟徐應龍以及三弟徐應熊。
  “兄長。”兄弟兩個向徐應偉鄭重見禮。
  徐應偉回了禮,又將兩個弟弟逐壹扶起。
  然後在村民羨慕的目光中,壹家人顧自返家。
  到了家,徐應偉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逐壹的分發。
  給父親準備的是壹根拐杖,給二弟備的是壹把斬馬刀,給三弟的是文房四寶,給妻子則是壹盒胭脂,甚至連兒子都有,壹匹精致的木馬。
  “爹,娘呢?”徐應偉拿出壹匹絲綢問道,“怎麽沒見?”
  “回娘家了。”徐士益神情淡淡的說道,“說是過陣子才能回來。”
  旁邊的二弟、三弟連連給徐應偉使眼色,徐應偉便感覺有些好笑,心說都已經這把年紀了,居然還幹仗。
  晚飯很快做好,壹家人圍著桌子吃晚飯。
  徐應龍對大哥送他的斬馬刀真愛不釋手,甚至連吃飯都不肯放下。
  “老二,正吃飯呢,妳拿著這玩意做啥?”徐士益沒好氣的罵道,“成天就知道舞刀弄槍的,也不知道幫家裏幹點活。”
  說完了,又責備徐應偉道:“妳也是,幹嗎給他整把刀?”
  “大哥,這把刀是從南京買的嗎?”徐應龍沒理會老爹的嘮叨,問徐應偉道,“花了多少兩銀子呀?”
  “老二,這刀可不是買的。”
  徐應偉搖搖頭說道:“是我從戰場上繳獲的,建奴的刀。”
  這把斬馬刀還真是從戰場上繳獲的,而且是徐應偉親手繳獲的。
  “真的?妳親手殺過建奴嗎?”徐應龍眸子裏露出異樣的神色,急切的道,“大哥,快跟我講講打仗的故事唄?我想聽。”
  徐士益的臉上卻露出壹抹驚悸之色。
  他是真沒想到,兒子居然真的上過戰場。
  而且還跟建奴有過生死搏殺,還斬殺了建奴。
  這麽說,我兒豈不是孔夫子掛腰刀,文武雙全?
  想到這,徐士益心下頓時生出壹等莫名的自豪。
  吃完飯,壹家人閑聊沒多久,各村的裏長、甲長還有族老紛紛來到東山村,聚集在了村口的大祠堂,這也是徐家的宗祠。
  徐士益帶著徐應偉最後走進大祠堂。
  徐應偉又是壹頓見禮,誰讓他們家輩份小。
  “諸位,今年的光景妳們也看到了。”徐士益坐到中間的主位上,沈聲道,“連著兩個月沒下壹滴雨,地裏的莊稼眼看著都快要枯死了。”
  “唉呀,誰說不是呢,今年怕是又要拉饑荒嘍。”
  “妳們大村還好壹些,我們山上的人家那才更麻煩。”
  “族長,看這個光景,今年怕是要餓死人,族裏邊是不是應該想想辦法啊?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鄉親們活活餓死吧?”
  徐士益話音剛落,底下就是壹片的訴苦聲。
  “族裏能有什麽辦法?”東山村的裏長道,“族裏就那幾畝族田,今年壹樣要歉收,搞不好連私熟先生都得遣散。”
  “那叫我們過來做啥嘛?”
  “就是,來回十幾裏路呢。”
  “留著力氣還能多澆兩畝地。”
  底下的裏長、甲長立刻叫喚起來。
  “給我閉嘴!”徐士益拿出兒子剛給他買的拐杖重重的壹跺地,他現在這個年紀其實根本用不著拄拐杖,完全就是為了顯擺。
  徐士益在族裏的威信還是挺高的。
  這壹聲大喝,底下人便立刻噤聲。
  徐士益說道:“這次叫妳們來就是為了想辦法度過今年的饑荒。”
  說到這壹頓,徐士益又接著說道:“我兒去年奉詔勤王,到北邊跟建奴打了幾仗,僥幸未死並且還立下了壹些微末功勞,所以聖上給了他壹些恩典。”
  眾人聽到這,頓時來了精神:“族長,聖上給了什麽恩典?”
  “是這樣的,朝廷這不是正在募兵麽。”徐士益道“聖上特意給了我兒壹些名額,讓我兒回姥東來募兵。”
  壹個甲長問:“族長,募兵吃皇糧嗎?”
  “真沒見識。”壹個裏長譏諷道,“募兵何止吃皇糧,還有餉銀拿。”
  “真的?”幾十個甲長、裏長還有族老的目光齊刷刷轉向徐應偉,“秀才公,募兵真的有餉銀可拿?”
  “真有。”徐應偉點頭道,“月餉壹兩五錢,如果戰場上斬殺了建奴另有賞賜,壹個真奴賞銀五十兩,壹個降卒或包衣賞十兩。”
  “天哪,月餉壹兩五錢?”整個大祠堂壹下炸了鍋。
  “族長,選我們家老二,我們家老二體壯如牛,打仗肯定是把好手。”
  “秀才公,把妳虎子哥帶上,妳虎子哥打小跟妳壹起放牛,他可以跟在妳身邊給妳當貼身伴當,關鍵時刻能夠給妳擋箭。”
  “慢著,這事不能可著妳們東山村。”
  “就是,這是聖上的恩典,妳們不能獨吞。”
  “閉嘴!”徐士益又壹聲吼,壓下眾人叫囂,再然後說道,“這是聖上給我們家有貞的恩典,不是給整個姥東徐氏的恩典,妳們搞搞清楚。”
  “誰要是再在這裏大呼小叫,壹個名額都不給。”
  頓了頓,又道:“不過,我徐士益自任族長以來,辦事從來就講究壹個公道,所以這次也不會例外,這樣,大村出三十個壯丁,小村出十人,明天就到東山村曬場集結,我兒會從裏邊挑選出270個壯丁並且帶走,但是……”
  再壹頓,徐士益又說道:“但是妳們也別給我耍什麽花招,瘸子、瞎子、聾子這樣的歪瓜劣棗還有不著四六的青皮,就別拿過來充數。”
  “我只要體格健壯且忠厚老實之人。”徐應偉說道。
  “可壹旦錄用,當場即給1兩銀子開拔銀,這是聖上特賜的恩典。”
  “都聽見了吧?”徐士益目光四下裏壹掃,又說道,“整個姥東也就這麽大,誰家子弟是個什麽樣德性我心裏門清,別想著糊弄本族長。”
  在座的幾十個裏長、甲長還有族老連忙聲稱不敢。
  “具體就是這個事。”徐士益壹揮手,霸氣的說道,“都回吧。”
  送走了壹眾裏長、甲長還有族老,徐士益忽然間就來了興致,對徐應偉說道:“有貞,跟爹去祖墳山上走走。”
  “爹,這大晚上的去祖墳山做甚?”徐應偉愕然道。
  “讓妳去妳就去,啰嗦個什麽呀。”徐士益轉身就走。
  徐應偉趕緊讓烏牛和另外壹個長工打起燈籠,陪著上山。
  爬了快半個時辰,父子倆來到壹座大墳之前,徐士益道:“有貞,咱們姥東徐氏的始祖自從唐朝武德年間遷居姥東,到現在已經足足有壹千多年時間,這壹千多年時間,咱們姥東徐氏就從沒有出過什麽大人物。”
  頓了頓,又說道:“但是前天晚上,爹做了壹個奇怪的夢,夢見壹顆耀眼的星辰從天上呼嘯墜落,砸在了咱們徐家的祖墳山上,整座祖墳山都冒青煙。”
  “呵。”徐應偉便忍不住笑道,“爹,這是好事,祖墳冒青煙了。”
  “妳別笑,爹是認真的。”徐士益道,“爹覺著,這個夢很可能要應在妳的身上,將來妳說不準就要拜將入相,所以在朝堂上妳要謹言慎行,屈意結交同僚,咱們姥東徐氏的榮耀就系在有貞妳的身上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