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五十六章 蒸汽機廠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9

  看完李香君的奏疏,崇禎高興之下欣然說道:“傳旨,對援剿湖廣副總兵李香君及麾下的女兵、土兵提出嘉獎,此外,李香君所請照準,待四川平定之後設四川鎮臺,參與平叛之土兵悉數充入四川鎮臺,享有其余各鎮同等待遇。”
  “老奴領旨。”高起潛領了口諭趕去政事堂宣旨。
  崇禎再回過頭看時,只見爭氣壹號仍在飛速運行。
  只可惜格物科沒來得及研制出機床,所以只能空轉。
  只不過,只要蒸汽機已經研制出來,剩下的就好辦了。
  萬事開頭難,工業革命最難的就是造出第壹臺蒸汽機。
  當下崇禎又把方以智、宋應星兩人叫到跟前,帕斯卡則被崇禎打發走人了,讓他趕緊回國子監去做實驗。
  順便說壹句,帕斯卡正在研究萬有引力定律。
  再多說壹句,帕斯卡是受了崇禎啟發才展開萬有引力研究。
  若不出意外,這個世界萬有引力定律將會提前二十年發現,發現者也將從牛頓變成帕斯卡,力學基本單位恐怕也要從牛頓改成其他名字。
  “方卿宋卿,車床的設計草圖繪制出來了嗎?”
  “啟奏聖上,車床的設計草圖臣等已經繪制出來。”
  方以智說完,便趕緊將剛剛繪制好的壹套草圖呈送給崇禎。
  草圖采用的是三視圖,這也是受到崇禎啟發之後,被國子監物理學院院長帕斯卡引入到國子監的教學中,方以智和宋應星也迅速接受了三視圖的概念,因為他們發現,采用三視圖繪制的加工圖紙更加準確。
  對著圖紙,崇禎問了幾個問題。
  “車床主軸轉速極快,軸承沒問題嗎?”
  “沒問題,軸承制造其實不難,但就是費工費時。”
  【註:早在元代就已經有了圓柱形滾子軸承機構】
  “車床的轉速需要有快慢之分,妳們怎麽來實現?”
  “當然是齒輪,可以通過不同大小的齒輪變換轉速。”
  “車床與蒸汽機的傳動妳們打算怎麽解決?用布帶?鐵鏈?還是直接用連桿?”
  方以智和宋應星對視壹眼後說:“聖上,用鐵鏈和連桿來傳動多有不便,臣等還是想找幾家織坊研制出堅韌耐用的布帶用於傳動。”
  “可以,盡管大膽嘗試,不要害怕犯錯。”
  崇禎欣然點頭,又說道:“那就先這樣,妳們去忙吧。”
  “如此,臣等先行告退。”方以智和宋應星分頭去忙了。
  格物科的事情告壹段落,崇禎也終於得以回到國子監中。
  雖然南京的紫禁城也已經修復好了大半,尤其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宮早已經修好,但是崇禎卻不喜歡住在那,而是更喜歡住在國子監。
  因為崇禎既沒有大規模選秀,也沒有大規模的招募太監,而從北京逃出來的宮女和太監卻寥寥無幾,所以偌大的紫禁城顯得很空曠,白天時還算好,到了晚上就非常滲人,冉三娘和幾個侍候的婢女就躲在寢宮大門都不敢出。
  崇禎除了大朝會,也從來不會去紫禁城。
  雖然禦史經常上奏本彈劾,但是崇禎卻從來都不予理會。
  崇禎寧可住在清涼山行宮,也不願意住在紫禁城,實在想那啥了,就派高起潛把冉三娘接到清涼山行宮又或者彜倫堂。
  國子監的彜倫堂,都快可以改名敦倫堂。
  朱熹若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氣破防?
  崇禎回國子監時,外出歷練的學生已經陸續返回。
  看得出,這些學生雖然瘦了,黑了,身上穿的襕衫也是又臟又破,但身上透出來的那股子精神頭卻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
  具體是什麽變化,很難用言語形容。
  但就是能看出來,這些學生真有了變化。
  崇禎打量學生時,學生也停下來向著盧九德長揖。
  這壹次是盧九德穿著崇禎的金色山文甲,國子監的師生還道盧九德就是崇禎,所以紛紛向著盧九德長揖見禮。
  盧九德不敢發聲,只做了個平身的手勢。
  走進彜倫堂之時,張煌言早已經在等著。
  崇禎壹邊在太監幫助下卸甲,壹邊問道:“張煌言,查清楚了嗎?”
  “啟奏聖上,已經問清楚了。”張煌言道,“就是駱家兄弟派人幹的,他們因為找不到機會刺殺聖上,便退而求其次將目標轉向馬主事。”
  張煌言用的是問,而不是查,因為真就是問。
  駱家兄弟的老大駱祚昌,已經被張煌言策反。
  換言之,建奴諜報組織的老大都已經成了叛徒。
  所以現在建奴間諜的壹舉壹動都在張煌言監視之下。
  張煌言又問:“啟奏聖上,是否趁此機會抓捕駱祚久?”
  “沒這必要。”崇禎擺擺手說,“還是留著駱祚久給駱祚昌打掩護吧,免得多爾袞和那些晉商起疑心,斷了駱家兄弟的財路。”
  張煌言又道:“說到財路,臣已經調查清楚,有好幾個準備入股蒸汽機廠的商賈背後其實都是晉商,其中就包括範家。”
  “好啊。”崇禎笑道,“用建奴的錢,辦我們大明的事,這不是挺好。”
  聽到這,張煌言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他原本還想請旨捉拿這些商賈,可是現在看來卻是沒這必要了,因為崇禎根本沒這個念頭。
  ……
  蒸汽機廠的招股會正在白鷺洲進行。
  這次招股會足足吸引了近千個商賈。
  這其中就包括汪韜、孫廷蘭這對好友。
  此時馬鳴騄還未至,招股會還沒有正式開始。
  所以汪韜、孫廷蘭兩人正坐在角落竊竊私語。
  “廷蘭兄,小弟有壹事不明。”汪韜對孫廷蘭已經變成了以兄相稱。
  孫廷蘭對汪韜卻是尊敬依舊,笑問道:“汪公是覺得這樁生意不值?”
  “難道不是嗎?”汪韜壹副理所當然的表情,“此前每次招納新股,內務府都會誠意實足的拿出作坊或者工場,占股也比實際價值要低。”
  “可是這次的蒸汽機廠招股,內務府居然想要空手套白狼。”
  “說什麽技術入股,而且占股比例高達三成,這不是搶麽。”
  說此壹頓,汪韜又生氣的說:“如果真的入股這個蒸汽機廠,按照招股書上說的,股本金額定壹億元,內務府豈不是什麽事情都沒有做就先拿走三千萬?”
  “這怎麽能是什麽都沒做呢。”孫廷蘭低聲說,“蒸汽機是內務府的格物科造的呀,招股書上不是說了,如果不算作入股,就要支付專利費,其實都壹樣,反正就是如果蒸汽機廠想要生產蒸汽機,就必須掏這筆錢,只不過專利轉讓費是從每臺蒸汽機扣,技術入股則是按照每年的利潤分紅,只能說各有優劣。”
  “但是壹億股本未免太嚇人。”
  汪韜說道:“大明兵工廠也只有五十萬股本金。”
  “這倒是。”孫廷蘭點點頭說,“皇家市易所也才壹億股本金。”
  稍稍壹頓,孫廷蘭又小聲說道:“不過,我認為這個大明蒸汽機廠還是值得參股,汪公如果信我的話,就不妨認購幾萬股。”
  “幾萬股?”汪韜臉色垮下來,“那妳買多少?”
  孫廷蘭估算了下到場的人頭數,小聲說:“這次招股來了大約千人左右,如果按照人頭分派的話,每個人最多認購七萬股,我想全部吃進。”
  說話之間,內務府主事馬鳴騄已經帶著錢帛科都給事中張岱匆匆走進來。
  馬鳴騄連壹句客套話都沒有說,直接進入正題:“諸位東翁還有掌櫃想必都已經看過招股書,情況基本上就是這麽個情況,大明蒸汽機廠將交由翁家經營,翁家原本就是蘇州最大的織機制造商,所生產的織機質量可靠,遠銷湖廣,這個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本官今天就不再贅述了,今天只想跟大家說說蒸汽機的未來前景。”
  “在未來,蒸汽機將會大量運用於兵工廠、面粉廠、冶鐵廠等各種工廠,甚至就連水師的戰船都將會安裝蒸汽機以提供驅動力,所以,蒸汽機的需求是可以預見的,不是幾百臺或者幾千臺,而是幾萬臺甚至於幾十萬臺!”
  稍稍壹頓,馬鳴騄又說道:“但是蒸汽機不同於普通的工業產品,它的售價就不是幾百元或者幾千元,而是幾萬元甚至於幾十萬元,我們不妨取個中間值,就按照五萬元的單價來簡單計算,五萬臺需求是多少產值?”
  孫廷蘭幾乎是秒答:“25個億!”
  “孫翁好本事。”馬鳴騄自然認得孫廷蘭。
  能從兩市賺到超過50萬元的炒家可不多見。
  稍稍壹頓,馬鳴騄又道:“本官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妳們,25億都是保守的,但即便按這個產值,年利潤也將會超過5億元。”
  “當然了,壹開始肯定不會有這麽多。”
  “聖上曾說過,任何產業都需要培育。”
  “但是妳們也必須看到,原始股本金才壹億。”
  “像這樣壹搏十,甚至以壹搏百的機會真的不多見,諸位千萬不可輕易錯過。”
  “最後再說說股權架構,內務府以技術入股,占股三成,但不參與具體經營,翁家則以管理入股,占股半成,不過只能分紅不能轉賣,剩下六千五百萬股作為流通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